怎么讲故事,给女朋友讲的可爱故事( 四 )


怎样讲故事 一、再现情境 , 讲出故事的画面感 讲故事是叙述的艺术 。 演讲者要把自己当作故事的目击者甚至当事人 , 从声音、姿势、动作等方面表演 , 交代和介绍人物、环境、事件 , 最好能活生生地还原现场 , 引导听众旁观 。 演讲《把耻辱定格在昨天》再现了一个满清官员在美国被投河溺死的故事: 19世纪的一天 , 有位满清政府驻美领事过桥到河对面去办公务 , 身后俩美国人看他穿着花花绿绿的官服 , 脑后还拖着长辫子 , 觉得挺好玩 。 一个说这个长辫子肯定不会游泳 , 另一个说也没准会几下狗刨 。 两人决定赌两瓶啤酒和一只烤鸡 。 演讲者从两个美国人产生戏弄满清官员的念头 , 到打赌 , 再到抬起官员投入河中 , 笑看官员溺死 , 甩手而去喝啤酒吃烤鸡 , 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美国人残忍践踏满清官员生命的过程 , 听众如见其人、如临其境、如历其事 。 演讲者通过故事的讲述 , 把官员的悲剧和弱国的耻辱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, 令人愤慨 , 促人深思 。 二、叩击心扉 , 掀起故事的冲击波 故事服务于演讲主题 。 演讲者要在故事讲述中推出特写镜头 , 挖掘故事主人公的心理及感人的言行 , 通过三言两语的提炼 , 点化主题、启迪思考 , 让演讲血肉丰满 , 给听众留下钻心透骨的感动和思考 。 演讲者在《只有站立 , 才有尊严》的演讲中 , 讲了这样一个故事: 六十年代 , 一位老先生去南非做生意 。 那时南非还奉行种族隔离政策 。 黄种人是有色人种 , 在公共汽车上必须坐后排座 , 前排的座位属于白种人 。 一天 , 他上公共汽车后习惯性地往后面走 。 司机说:你可以坐前排了 。 他非常诧异 。 司机说:昨天 , 你们国家爆炸了原子弹 。 你难道没看今天的报纸?他摇头说还没有来得及看新闻 。 几个白种人也对他肃然起敬:原子弹 , 那可是高科技 , 说明中国掌握了世界上最为尖端的核技术 。 核武器是实力的象征 。 从天而降的尊敬 , 让他半天没回过神来 。 司机大声说:能造出原子弹的民族 , 当然是优等民族 。 从今天起 , 中国人都可以坐前排座 。 最前排的两个白人主动站起来让他座 。 他愣住了 , 老泪纵横 。 新中国的强大 , 为他挣来了前排座 , 挣来了一个民族整体的尊严 。 演讲者极力渲染让座的情景 , 从今天起 , 中国人都可以坐前排座 , 因为能造出原子弹的民族 , 当然是优等民族 , 理应受到尊敬 , 语言叩击心扉 , 故事掀起了强劲的冲击波 , 深刻地揭示了只有站立 , 才有尊严的演讲主题 , 让听众跟着老先生一起感动 , 一起震撼 。 三、张弛有度 , 展示故事的节奏美 演讲中讲故事 , 要有张有弛 , 有缓有急 , 有断有连 , 在抑扬顿挫、轻重缓急中体现演讲的节奏美 。 苹果电脑创始人乔布斯在一所大学作演讲时 , 讲了这样一个故事: 幸运的是 ,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(语调平稳 , 轻松惬意) 。 我在20岁时和沃兹在我父母的车库里办起了苹果公司(语气平静 , 传达出一种创业的艰辛和拼搏的精神) 。 我们干得很卖力 , 十年后 , 苹果公司就从车库里 , 只我们两个人 , 发展成为一个市值20亿美元、拥有4000多名员工的大企业(语言奔放、喜悦、富有激情) 。 而在此之前的一年 , 我们刚推出了我们的Macintosh电脑 , 当时我刚过而立之年(透露出一种年轻人的成就感) 。 可后来(句中顿挫) , 我被解雇了(语气低沉 , 让听众一下子傻了) 。 怎么会被自己办的公司解雇呢(低音处理 , 较长停顿 , 留下悬念)?是这样 , 随著苹果公司越做越大 , 我们聘请了一位我认为非常有才华的人与我一道管理公司(语调回到一般状态) 。 在开始的一年多里 , 一切都很顺利(较长停顿) 。 可是 , 随后我俩对公司前景的看法开始出现分歧(语速加快) , 最后我俩反目了(表情严肃) 。 这时 , 董事会站在了他那一边(语速迟缓 , 一副很无奈的样子) , 所以在30岁那年 , 我离开了公司 , 而且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(语调升降频繁 , 起伏不定) 。 我成年后的整个生活重心都没有了 , 这使我心力交瘁 。 (语调先平后降 , 速度放慢 , 低沉持重)演讲者的语气、语调和语速 , 随着故事的展开不断变化 , 有时一气呵成 , 象飞瀑激流;有时平缓清晰 , 如溪流滴水;有时顿顿挫挫 , 几字一句 , 在句与句的断连中留下空白 , 形成疏密不同的自然状态 , 突出了故事的思想内容与逻辑层次 , 讲出了自己的艰难曲折 。 张弛有度 , 急缓有致 , 断连交互 , 节奏明朗 , 加之他惯有的表情和手势 , 把节奏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。

推荐阅读